基于DPSIR模型的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47
作者
于伯华 [1 ]
吕昌河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 DPSIR概念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该研究以北京顺义区为例,分析农业土地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在DPSIR框架下设计25个指标,系统评价1991-2002年间农业土地资源"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数的时空特征。时间变化上,顺义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和"压力"逐步增强;系统的"状态"和"影响"呈不规则下降趋势;"响应"水平在2000年以前变化平稳,之后快速上升。空间分布上,"驱动力"高值区分布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压力"高值区分布在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系统的"状态"和"影响"具有空间"互补"的特点,"响应"与"驱动力"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适度发展工业和城市,科学施肥与养殖、降低农业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调整种养结构,建立"节地、节水"型农业,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和提高农业土地经济产出是提高农地资源持续利用水平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