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基于GIS的中国松树萎蔫病发生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12
作者:
张志诚
牛海山
黄保续
张磊
机构:
[1] 国家动物流行病学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山东青岛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北京
[6] 山东青岛
来源: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病原;
入侵;
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05.05.006
中图分类号:
S763.7 [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松材线虫在中国被认为是最具有破坏性和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种之一.松材线虫潜在的区域扩散不论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损失的角度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和美学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存在很多的松材线虫容易感染的寄主植物,其中日本黑松和马尾松已经被证明是最容易感染的树种.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是松材线虫病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这种天牛主要分布在河北及河北南部的大部分省份,其大范围存在使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更大区域的传播和扩散成为可能.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和积温都适合松树萎蔫病病原线虫和媒介昆虫的大面积发生.利用GIS对传媒昆虫、寄主树木、病原线虫以及气候等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有着极大扩散和传播可能,其中广东部分地区、广西和福建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最为严重的区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河南和山东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的适宜区.科学的预防和严格的地区间检疫等措施对目前防止松材线虫更大范围内传播很有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