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视角下我国参与式乡村规划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13
作者
镇列评
蔡佳琪
兰菁
机构
[1]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参与式乡村规划; 引导主体; 资产为本; 工作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伴随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局限性渐显,多种形式的参与式乡村规划开始在全国广泛开展。本文从规划引导主体视角切入,以福建省院前社、曾厝村和培田村为研究对象,对当下参与式乡村规划模式进行梳理,在分析村庄资源条件、规划参与主体及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总结由不同主体引导的参与式乡村规划模式。比较研究不同模式下各方利益关系、规划的适应性及局限性,并基于"资产为本"的规划理念,提炼适用于不同类型村庄的参与式规划模式。在有限的资金及人力条件下,通过匹配村庄资源条件与参与主体,提升村民参与度及参与质量,为未来乡村规划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厦门边缘社区转型中的共治机制研究——以曾厝垵为例 [J].
张若曦 ;
张乐敏 ;
韩青 ;
林小琳 .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 (09) :19-25
[2]   共同缔造工作坊:参与式社区规划的新模式 [J].
黄耀福 ;
郎嵬 ;
陈婷婷 ;
李郇 .
规划师, 2015, 31 (10) :38-42
[3]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articipatory planning[J] . Richard Warren Smith.Policy Sciences . 197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