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主要成因与防治对策

被引:23
作者
陈国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水土流失; 综合整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广 ,侵蚀强度大 ,是其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标志。水土流失加剧是人类不合理活动 ,主要有陡坡种植、森林砍伐、草场退化、工程破坏等所使然。当前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关键是通过改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开发方式 ,引导人类活动向与自然协调、与水土保持相一致的方向发展 ,并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M].杜榕桓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4,
  • [2] 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与河道泥沙分析
    刘邵权
    陈治谏
    陈国阶
    杨定国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4) : 423 - 428
  • [3] 长江上游的地面侵蚀与河流泥沙
    余剑如
    史立人
    冯明汉
    李仁华
    [J]. 水土保持通报, 1991, (01) : 9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