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的“择校”问题分析

被引:13
作者
于建霞 [1 ]
刘娜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山东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 择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的"择校"是家长、学校和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利益落差的追求直接导致"择校"产生,学校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直接助长"择校"之风,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纵容了"择校"行为的存在,国家政府对教育利益分配的不均是"择校"产生的根本原因。解决当前择校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法律规范,高度警惕各种变相重点校,严禁人为地制造和拉大学校差距;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补偿措施,大力改造和扶助薄弱学校,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J].
付俊文 ;
赵红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02) :16-21
[2]   “择校”现象中的教育公平与效益 [J].
孙承毅 ;
李艳 .
当代教育科学, 2004, (20) :49-51
[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 [J].
李洋 ;
王辉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4, (07) :32-35
[4]   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五大疑点 [J].
周清杰 ;
孙振华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5) :18-20+31
[5]   择校:一个值得研究的经济学问题 [J].
邱小健 .
教育科学 , 2003, (04)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