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前景与对策

被引:15
作者
金凤君 [1 ,2 ,3 ]
刘会远 [4 ]
陈卓 [1 ,2 ,3 ]
王姣娥 [1 ,2 ,3 ]
张正峰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深圳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5]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国-东盟区域合作; 基础设施; 新支撑; 新引擎; 区位; 经济枢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与东盟在地理上是山水相依的近邻,战略上彼此对对方都属至关重要的地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对东盟产生了压倒性的影响力,多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东盟进入了全方位合作的新时期,相互联系紧密而广泛,对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基础设施发挥"新支撑"角色。未来,中国与东盟的基础设施合作应以创造机会和营造区位为前提,共同推动泛亚铁路建设,形成区域合作新通道,并以泰国湾地区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中国与东盟联系的运输中心和经济枢纽,保障并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持续深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