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药巴戟的栽培管理

被引:1
作者
赵达辉
机构
[1] 广东中药研究所
关键词
巴戟; 病虫害; 病虫草害; 种苗; 茎基腐病;
D O I
10.13863/j.issn1001-4454.1985.02.02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育苗方法1.选地整地一般是选择背北向南,通风透光,土壤湿润,灌溉方便,有一定荫蔽的新垦地为佳。土壤以黄泥沙土,或上层是黑砂泥下层是黄泥沙土最好。育苗地最好隔年深翻,碎土。畦宽1—1.3米,畦高18—21厘米,畦长10—15米。2.插条的剪裁和育苗在3年生以上的巴戟地中,挑选2年生没有病虫害的下生苗(下生苗一般颜色较深)。育苗在3—4月间进行,先将种苗叶片剪去,裁剪为11—14厘米长,带1—2个节,地上部一定要留节;剪裁时要注意将长短、大小种苗分开,育苗时便于将长短、大小苗排列一致,然后将种苗的下部分蘸上1/3黄泥浆。也可以先用植物生长素吲哚丁酸802或萘乙酸等植物生长素处理插条,再蘸黄泥浆,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6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