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对比演变

被引:7
作者
胡兵辉 [1 ]
廖允成 [2 ]
王克勤 [1 ]
陈奇伯 [1 ]
机构
[1] 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 北方农牧交错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能准确地描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并从时间序列上反映系统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立足北方农牧交错带,在近31a的时间尺度上,以偏农区的榆阳区和偏牧区的乌审旗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采用系统组分优势度、系统结构优势度和系统稳定性指数作为研究模型,对两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显示种植业是偏农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导产业,其组分优势度在后期下降较快;林业在两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组分优势度均较小;畜牧业是偏农区最具发展潜势的产业,是偏牧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渔业组分优势度在两地均为最小,基本对系统无贡献;偏农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较为优越,而偏牧区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较为突出。结合研究结果,并就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偏农区和偏牧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为当地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43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牧交错带不同类型农牧户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评价 [J].
李艳春 ;
贾卓 ;
宋乃平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1) :76-80
[2]   风沙过渡区耕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以陕西榆阳区为例 [J].
莫宏伟 ;
任志远 ;
王欣 ;
韩用顺 .
地理科学, 2007, (04) :537-541
[3]   毛乌素沙地腹地植被恢复效果初步研究——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 [J].
王博 ;
丁国栋 ;
顾小华 ;
马士龙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3) :237-238+242
[4]   毛乌素沙地蒸散量的遥感研究——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 [J].
周会珍 ;
刘绍民 ;
于小飞 ;
张劲松 ;
周择福 ;
邬俊义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4) :79-87+138
[5]   毛乌素沙地降水、蒸散时间分布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的意义 [J].
宋云民 ;
刘致远 ;
周泽福 ;
党宏忠 ;
刘绍民 .
林业科学, 2006, (05) :6-10
[6]   风沙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陕北榆阳区为例 [J].
焦彩霞 ;
任志远 ;
黄家柱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2) :135-138
[7]   植被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价值动态变化研究——以榆阳区为例 [J].
莫宏伟 ;
任志远 ;
王欣 .
干旱区研究 , 2006, (01) :56-59
[8]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产业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分析和评价 [J].
翟胜 ;
梁银丽 ;
王巨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9) :68-72+76
[9]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产业结构分析 [J].
贾海燕 ;
刘国彬 ;
王继军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8) :1447-1451
[10]  
农业生态学. 王留芳.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