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人生长激素基因在泥鳅受精卵显微注射转移后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53
作者
:
朱作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朱作言
许克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许克圣
李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李国华
谢岳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谢岳峰
何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何玲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不详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3]
武汉
[4]
武汉
来源
:
科学通报
|
1986年
/ 05期
关键词
:
受精卵;
人生长激素基因;
泥鳅;
外源基因;
鱼类;
水生动物;
显微注射;
牛生长激素;
生物学效应;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1982年底,美国Palmiter和Brinster等人报道了给小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注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从而培育成功“超级鼠”的实验结果,揭开了用外源基因转移方法培育动物新品系的序幕。两栖类的受精卵具有接受、整合和表达外源基因的潜力,我们推测,作为低等脊椎动物的鱼类,这种潜力可能比高等脊椎动物的更大一些。而且鱼的怀卵量一般都很大,并在体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89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