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29
作者
孙庆祝
陈家起
陈培友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现代化; 评价; 指标体系;
D O I
10.15877/j.cnki.nsic.2009.02.021
中图分类号
G807.0 [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剖析,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专家访谈、观察、实证调研等手段,结合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相关经验,对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问题进行了大胆尝试,以易于操作为出发点,经过多轮筛选,最后确定了包括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向度,本课题在设计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时,以客观指标为主要框架,同时兼顾到某些对评价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观意愿方面的指标。进行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研究,对于促进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及进行科研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与区域发展相结合;评价与建设目标紧密相联;评价内容的广泛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本课题选择了以主客体价值理论、科学人文主义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前瞻性的理念将会成为下一步实践活动的思想先导,在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秉持了如下理念:以学生的健康为本的理念;以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理念;面向多元的理念;突出地方特色的理念。在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坚持了如下原则: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动态发展;简明科学;可操作性;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相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主体的缺位与应对 [J].
王芳 ;
田标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2 (06) :91-96
[2]   高校体育教学现代化研究 [J].
李汉涛 ;
邹德明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10-113
[3]   在文化形态学视野下论中国体育的现代化 [J].
谷春雨 ;
冯艳华 ;
李兴平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45-48
[5]   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意义化的实施策略研究 [J].
高力翔 ;
王步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5-18
[6]   关于全球化对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影响的研究 [J].
王步 ;
高力翔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5-8
[7]   西部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J].
刘永雷 ;
牛铮超 .
兰州学刊, 2005, (05) :340-342
[8]   俄罗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新举措 [J].
刘淑华 ;
刘辉 .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 (10) :1-5+15
[9]   天津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与策略研究 [J].
牛征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4) :1-5
[10]   京沪2010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与举措之比较 [J].
尹玉玲 .
北京教育(高教), 2005, (04)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