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空间的有效治理:地方自治导向的分权?——论我国纵向府际关系的制度变革

被引:10
作者
房亚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分权; 地方自治; 府际关系; 制度变革;
D O I
10.14063/j.cnki.1008-9314.2009.03.010
中图分类号
D921.8 [地方自治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权和自治是不同的范畴,在纵向的府际关系中,只有分权而没有自治难以防止暴政和低效。中央集权并不排斥地方自治。分权基础上的地方自治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多样性、自主性和灵活性。我国作为一个超大型的社会,整齐划一、至上而下的权力结构难以应对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的挑战。在宪法的框架内,在国家主权统一的前提下,逐步构筑立基于人民的自治能力之上的地方自治制度是实现善治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趋向地方自治的新理念?.[M].(瑞典)埃里克·阿姆纳(ErikAmna);(瑞典)斯蒂格·蒙丁(StigMontin)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2] 美国地方政府.[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等著;井敏;陈幽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3] 中国战略构想.[M].胡鞍钢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 [4] 伟大的中国革命.[M].(美)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著;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 [5] 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著;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 [6]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 [7] 中国政府与政治.[M].高民政主编;.黄河出版社.1993,
  • [8] 集权与分权:依据、边界与制约
    郭小聪
    [J]. 学术研究, 2008, (02) : 48 - 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