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景观恢复视角下的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

被引:9
作者
涂成悦
龙贺兴
刘金龙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森林景观恢复; 水土流失治理; 多元治理主体; 生态改善; 民生改善;
D O I
10.13843/j.cnki.lyjj.2016.03.003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基于国际上森林景观恢复的理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多元治理主体、生计改善、技术选择、社区参与之间是如何相互融合与适应以实现生态和民生效益。研究表明,达成治山治水与治贫相结合的共识、各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因地制宜的整体性技术选择、协调生态与人的需求是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景观恢复需要在社区参与、治理进度、乡土知识等方面进行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J]. 生态学报, 2000, (01) : 10 - 13
  • [2] 森林景观恢复过程中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研究
    郭晋平
    张芸香
    [J]. 生态学报, 2002, (12) : 2021 - 2029
  • [3] 海南省大敢森林景观恢复示范区退化原始林特征
    张晓红
    邵景安
    张超
    马志波
    [J]. 山地学报, 2011, 29 (01) : 62 - 69
  • [4]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现状、挑战与展望[J]. 刘世荣,代力民,温远光,王晖.  生态学报. 2015(01)
  • [5] Forest Landscape Restoration. Stanturf J,Lamb D,Madsen P. . 2013
  • [6] 社区参与森林管理[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刘金龙, 2007
  • [7] 森林景观恢复研究[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张晓红, 2011
  • [8] 密云水库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景观恢复保护区划[D]. 王彦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