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成熟期氮素分配和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王美 [1 ,2 ]
赵广才 [2 ]
石书兵 [1 ]
常旭虹 [2 ]
王德梅 [2 ]
杨玉双 [2 ]
范仲卿 [3 ]
郭明明 [4 ,5 ]
亓振 [2 ]
王雨 [2 ]
孙通 [2 ]
刘孝成 [1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3] 山东农业大学
[4]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5] 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施氮量; 小麦; 粒色; 氮素吸收; 光合特性; 蛋白质组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给彩色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选用不同粒色小麦品种中麦8号(白粒)、漯珍1号(紫黑粒)和N3688(绿粒)为供试材料,设置施用纯氮210kg·hm-2(N210)、270kg·hm-2(N270)、330kg·hm-2(N330)和0kg·hm-2(N0)四个施氮水平,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品种花后旗叶光合特性、成熟期植株氮素分布及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改善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延长旗叶光合作用功能期,并显著提高不同粒色小麦品种成熟期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和籽粒中总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花后旗叶光合特性、成熟期植株氮素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对施氮量的效应存在差异,中麦8号在N330处理下各项被测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而漯珍1号和N3688在N270处理下各项被测指标综合评价最优。
引用
收藏
页码:829 / 8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主茎维管束的影响 [J].
冯金凤 ;
张保军 ;
赵广才 ;
常旭红 ;
王德梅 ;
杨玉双 .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32 (05) :923-925
[2]   提高彩色小麦中天然色素稳定性的方法 [J].
许程剑 ;
魏长庆 ;
赵玉华 ;
郭丽丽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 (02) :115-117
[3]   彩色小麦主要理化参数的分布分析及分层制粉技术研究 [J].
陈志成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9) :107-113
[4]   彩色小麦色素的光谱及抗氧化特性 [J].
周桂娟 ;
王坤 ;
刘佳明 ;
孙慧君 ;
李集临 ;
张杰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05) :109-114
[5]   不同灌水处理对彩色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丰明 ;
赵广才 ;
常旭虹 ;
杨玉双 ;
马少康 ;
杨桂霞 .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29 (03) :460-463
[6]   氮素对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孙旭生 ;
林琪 ;
李玲燕 ;
姜雯 ;
翟延举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8, (05) :840-844
[7]   彩色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形成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研究 [J].
吕强 ;
熊瑛 ;
马超 ;
陈明灿 ;
付国占 ;
李友军 .
作物杂志, 2008, (01) :41-43
[8]   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品质和旗叶光合作用的调节效应 [J].
张定一 ;
党建友 ;
王姣爱 ;
裴雪霞 ;
杨武德 ;
苗果园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4) :535-542
[9]   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J].
池忠志 ;
赵广才 ;
常旭虹 ;
刘利华 ;
杨玉双 ;
杨丽珍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6) :65-69
[10]   施氮量对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和光化学效率、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赵俊晔 ;
于振文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5)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