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效应、结构效应与中国电力消费之谜

被引:5
作者
林卫斌 [1 ,2 ]
施发启 [3 ]
谢利平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2]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
[3] 国家统计局核算司
[4]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电耗强度; 结构效应; 强度效应;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1.12.012
中图分类号
F426.6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是导致电力消费偏离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把国民经济细分为43个行业,运用对数平均指数法分解出2006—2009年电耗强度变化的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结果表明:①总体上看,在电耗强度的变化中结构效应的比重不到30%,强度效应起主导作用,占70%以上。②各年间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都是负的,即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单位GDP用电量的下降具有积极的作用。③细分到具体行业,电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和建材等高耗能产业的电耗强度和产值比重的变化对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精确的分解分析不仅解释了中国电力消费之谜,对于节能减排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期内能耗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在于细分行业自身能耗强度下降,当前节能减排的重点和主要潜力在于提高细分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经济增长、能耗强度与电力消费——用电量与GDP增长率背离的原因探析 [J].
林卫斌 ;
苏剑 ;
施发启 .
经济科学, 2010, (05) :15-22
[2]   经济增长、结构变化与电力消费——为什么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 [J].
林卫斌 ;
苏剑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2) :27-32
[3]   基于DEA方法的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分析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张柳婷 .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03) :53-55
[4]   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协整与波动分析 [J].
袁家海 ;
丁伟 ;
胡兆光 .
电网技术, 2006, (09) :10-15
[5]   城市化进程中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演变历程研究 [J].
毛继兵 ;
华如兴 .
中国电力, 2004, (09) :13-17
[6]   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 [J].
林伯强 .
经济研究, 2003, (05) :57-65+93
[7]   Decomposition of electricity demand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J].
Steenhof, PA .
ENERGY ECONOMICS, 2006, 28 (03) :370-384
[8]  
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 A complete decomposition model[J] . J.W. Sun.Energy Economic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