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片测量离体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术后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变化

被引:4
作者
司洪祥 [1 ]
樊仕才 [2 ]
徐艳军 [1 ]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二一医院外科
[2] 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人民医院骨科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 关节突关节; 压敏片; 压力; 生物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利用压敏片技术,测量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术后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变化,探讨颈椎后路手术后远期并发症的生物力学发病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7/12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10具颈椎标本取自非颈椎外伤意外死亡的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截取C1~T1节段,行后路C4全椎板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将压敏片置于关节突关节内,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测C4,5量零载荷和2N·m载荷下,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过程中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变化。结果:颈椎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值为中间大于两边,C3,,C5,大于C2,和C6,。在中立位时对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变化不大;4637左/右侧弯时的压力将会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左/右旋转和后伸运动时,各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后伸位增加最为明显,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后伸位时关节突关节承受较大的负荷,脊柱内固定术后,压力值的大小依次为C3,>C5,>C2,>C6,,反映出后路手术后固定节段上位的压力变化大于下4637位节段。结论: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术后,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明显增加,可诱发邻近关节突关节的退变,从而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引用
收藏
页码:5125 / 51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颈椎前路手术后邻近节段运动变化的生物力学研究
    樊仕才
    刘成恩
    王宏波
    赵卫东
    [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 (10) : 924 - 927
  • [2] 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特性及前、后路手术对其的影响
    于铁成
    刘一
    徐莘香
    [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 (03) : 72 - 74+78
  • [3] 脊髓型颈椎病不同病程手术疗效的分析
    张宏其
    龙文荣
    李康华
    邓展生
    [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1) : 64 - 66
  • [4] 压敏片材料在关节生物力学中的应用
    樊继宏
    朱青安
    赵卫东
    王柏川
    肖进
    杨运平
    黄继锋
    樊仕才
    黄文华
    [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1, (02) : 105 - 107
  • [5] 中下段颈椎的蠕变特性及前后路手术对其的影响
    于铁成
    隋福革
    杨立国
    马洪顺
    [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0, (04) : 46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