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麦杂种后代抽穗期变异的初步观察

被引:5
作者
许子斌
廖雨墨
何元龙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关键词
抽穗期; 双亲; 杂种; 杂交种; 遗传率; 遗传力; 春小麦; 春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试验里对春麦杂种后代抽穗期的变异进行了初步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证明,双亲与杂种 F1代的相关系数为0.8655,与 F2代的相关系数为0.8890,均表现极显著地高度正相关。据四年用41个组合估算的广义遗传力平均为61.2%,不同组合间遗传力变幅为44—85%。在324个杂种 F1代组合中,超早亲和同早亲的组合占50%以上,早抽穗为显性遗传是基本的趋势。F2代抽穗期呈连续性变异,多数组合表现偏态分布,偏早熟组合多于偏晚熟组合。正反交组合间在 F1、F2代抽穗期表现上没有差别,F2代的遗传力正反交也十分相近。初步判断,在普通小麦种内抽穗期遗传不受胞质影响。本文对春麦早熟育种亲本选配和早代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品种特性遗传传递规律和亲本选配问题 [J].
蔡旭 ;
刘中宣 ;
张树榛 ;
杨作民 ;
王琳靖 .
作物学报, 1962, (0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