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基层医师高血压诊治水平及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16
作者
徐小玲 [1 ]
唐新华 [1 ]
严静 [1 ]
章一丰 [2 ]
方顺源 [3 ]
罗建勇 [4 ]
俞蔚 [1 ]
金宏义 [1 ]
机构
[1] 浙江医院、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2] 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网络; 基层医生; 干预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评价网络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基层医师高血压诊治能力以及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的作用。方法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制定了《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简称《规范》),根据此方案建立信息化管理网络。于2007—2010年,对干预组医务人员进行网络跟踪临床指导,对干预组≥35岁居民实施全人群分类及高血压分级管理、综合干预,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运用专家网络跟踪指导模式培训社区医师,3年后高血压知识和病例诊治能力均明显提高,平均总分由47.3提高到78.1(P<0.05);干预组实施高血压社区信息化管理后效果显著(P<0.05):全人群管理率由36.0%提高至63.1%;人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下降5.5 mmHg和1.7 mmHg;一、二、三级高血压管理级别比例变化明显,一级管理的比例由干预前67.2%提高至93.8%,二级、三级管理的比例由干预前19.8%、11.8%下降到5.3%、1.9%;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由58.7%、48.5%、33.4%提高到89.7%、77.0%和72.6%;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所改善,人群吸烟率、饮酒率、饮食偏咸以及少运动比例由19.7%、24.3%、23.5%、74.2%下降至14.5%、17.5%、15.5%、34.1%;心脑血管病急性事件发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社区医师的诊治能力和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高血压社区“三化管理”模式探讨 [J].
唐新华 ;
金宏义 ;
徐小玲 ;
周爱芬 ;
陈恩慈 ;
方顺源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9, 17 (01) :71-75
[2]   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效果 [J].
陈玉 ;
徐优芬 ;
黄春华 ;
付旻 ;
董坚 ;
江少花 ;
江雪芬 ;
何穗萍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2, (05) :219-220
[3]   以社区为基础的原发性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设计概述 [J].
国家“九五”攻关《原发性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研究》课题组 ;
李立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3) :7-10
[4]  
Hypertension care and control in underserved urban African American men: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 outcomes at 36 months[J] . Martha N Hill,Hae-Ra Han,Cheryl R Dennison,Miyong T Kim,Mary C Roary,Roger S Blumenthal,Lee R Bone,David M Levine,Wendy S Post.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20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