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夏玉米交替灌溉施肥的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36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春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志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建筑与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王林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建筑与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夏玉米;
交替灌溉;
水氮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采用二因素四水平完全方案,随机排列,3次重复,根据玉米产量建立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解析,确定隔沟交替灌溉施肥条件下的最佳水肥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水、氮对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氮素作用大于灌水作用;两因素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正效应。供试条件下的最高产量以及相应水、氮最佳配比为:最高产量4076 kg/hm2,生育期灌水量为972 m3/hm2,施氮量为230 kg/hm2。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施肥模式中的水肥耦合效应对于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玉米生产30年回顾
[J].
韩萍
;
李海燕
;
侯长希
;
王佳江
;
赵化春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1)
:202-206

韩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信中心

李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信中心

侯长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信中心

王佳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信中心

赵化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信中心
[2]
植物抗旱生理研究与发展半旱地农业
[J].
山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1)
:1-5

山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
分根交替灌溉对烤烟生理特性和烟叶产量的影响
[J].
汪耀富
;
蔡寒玉
;
张晓海
;
高华军
;
孙向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5)
:93-98

汪耀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蔡寒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张晓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高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对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杜太生
;
康绍忠
;
胡笑涛
;
杨秀英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0)
:2061-2068

杜太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康绍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胡笑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杨秀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5]
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对冬小麦水分与养分利用的影响
[J].
李志军
;
张富仓
;
康绍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8)
:17-21

李志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富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康绍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分养分的运移及其利用
[J].
谭军利
;
王林权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4)
:442-448

谭军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王林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李生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7]
旱作农田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J].
于亚军
;
李军
;
贾志宽
;
刘世新
;
李永平
;
不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5, (03)
:220-224

于亚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刘世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李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8]
限根条件下供氮对玉米光合作用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宋海星
;
李生秀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4)
:28-32

宋海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李生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9]
半干旱区玉米水肥空间耦合效应 Ⅱ.土壤水分和速效氮的动态分布
[J].
邢维芹
;
王林权
;
李立平
;
李生秀
.
土壤,
2003, (03)
:242-247

邢维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王林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生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0]
半干旱地区玉米的水肥空间耦合效应研究
[J].
邢维芹
;
王林权
;
骆永明
;
李立平
;
李生秀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6)
:46-4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林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立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生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