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树轮资料重建1751-2005年崆峒山地区夏季温度变化

被引:15
作者
侯迎
王乃昂
李钢
郑芳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树轮宽度指数; 夏季均温; 气候变化; 崆峒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采自崆峒山区的66根油松树轮样芯,建立了采样点的标准年表、差值年表和自回归标准化年表。相关分析表明,标准年表与当年夏季均温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重建了1751-2005年崆峒山地区夏季温度序列。结果表明,自1751年以来,研究区存在3个高温期(1786-1847年,1894-1937年、1987-2004年)和3个低温期(1764-1785年、1852-1893年,1952-1986年)。与Nino3指数、南方涛动指数(SOI)和太阳黑子数等对比表明,崆峒山地区对全球大尺度气候变化及太阳活动都有较好的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利用树轮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变化
    刘洪滨
    邵雪梅
    [J]. 地理学报, 2003, (06) : 879 - 884
  • [2] 秦岭树轮记录中的ENSO事件
    马利民
    刘禹
    安芷生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3) : 93 - 98
  • [3] 祁连山东部地区树木年轮年表的建立
    勾晓华
    邵雪梅
    王亚军
    陈发虎
    [J]. 中国沙漠, 1999, (04) : 68 - 71
  • [4] ENSO对亚洲夏季风环流和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诊断研究
    刘颖
    倪允琪
    [J]. 气象学报, 1998, (06) : 42 - 52
  • [5] 用树轮密度及宽度资料重建新疆吉木萨尔县的季节降水和最高温度
    张志华
    李骥
    [J]. 气象学报, 1998, (01) : 78 - 87
  • [6] 树轮密度、稳定C同位素对过去近100a陕西黄陵季节气温与降水的恢复
    刘禹
    吴祥定
    安芷生
    祝一志
    邵雪梅
    刘洪滨
    李兆元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 271 - 276
  • [7] 中国近百年温度序列
    林学椿,于淑秋,唐国利
    不详
    [J]. 大气科学 , 1995, (05) : 525 - 534
  • [8] 中国秦岭地区树木年轮密度对气候响应的初步分析
    吴祥定,邵雪梅
    [J]. 应用气象学报, 1994, (02) : 253 - 256
  • [9] Reconstruction of May–July precipitation in the north Helan Mountain, Inner Mongolia since A.D. 1726 from tree-ring late-wood widths[J] . Yu Liu,Jiangfeng Shi,V. Shishov,E. Vaganov,Yinke Yang,Qiufang Cai,Junyan Sun,Lei Wang,I. Djanseitov.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4 (4)
  • [10] Reconstruction of summer temperature (June—August) at Mt. Helan, China, from tree-ring stable carbon isotope values since AD 1890[J] . Yu Liu,Limin Ma,Qiufang Cai,Zhisheng An,Weiguo Liu,Lingyu Gao.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200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