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6
作者
袁桂秋
张玲丹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
关键词
规模经济; 演化; 内部组织; DEA方法;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0.03.007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首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效益值,并作一些初步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分析了2000~2006年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规模效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资源积聚有利,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企业的规模经济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产品的竞争力越强,行业景气度越高,企业的赢利状况越好,越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这些结果表明企业应该发展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组织,并且根据外部环境要素的变化适时调整,充分发挥资源积聚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的测度研究 [J].
于良春 ;
余东华 .
经济研究, 2009, 44 (02) :119-131
[2]   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 [J].
焦国华 ;
江飞涛 ;
陈舸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0) :37-44
[3]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结构研究 [J].
王聪 ;
谭政勋 .
经济研究, 2007, (07) :110-123
[4]   中国民航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及相关产业组织政策分析 [J].
于良春 ;
姚丽 .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02) :18-23+54
[5]   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基于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检验 [J].
刘宗华 ;
邹新月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0) :5-15
[7]   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 [J].
徐传谌 ;
郑贵廷 ;
齐树天 .
经济研究, 2002, (10) :22-30+94
[8]   银行规模与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研究 [J].
王振山 .
财贸经济, 2000, (05) :19-22
[9]   “八五”计划以来中国企业规模结构的演变与展望 [J].
陈小洪 .
中国工业经济, 1998, (03) :42-47
[10]  
数据包络分析[M]. - 科学出版社 , 魏权龄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