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松毛虫的种间杂交及杂种生物学的初步观察
被引:15
作者:
蔡邦华
侯陶谦
宋士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松毛虫;
迁西县;
河北省;
种间杂交;
远缘杂交;
杂种;
杂交种;
生物学;
D O I:
10.16380/j.kcxb.1965.04.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根据1962—1963年间在北京实验证明: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lt.、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马尾松毛虫D.punctatus Walk.三种皆可互相杂交,并且比较容易进行。 2.马尾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或赤松毛虫杂交后,其产卵率、孵化率皆达90%以上,杂种第一代亦可正常生长和发育。 3.赤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杂交,对成虫的生活期及逐日产卵情况无明显影响。交配历时能达8小时以上,产卵率及孵化率皆达80%以上。 4.赤松毛虫与油松毛虫的杂种第一代幼虫(F1)明显地表现出杂种优势现象。7月24日—8月8日前孵化的幼虫,在当年完成一代虫的比率比亲虫为高。而F1的发育期则较亲虫为短。8月14日孵化的杂种第一代幼虫,在进入越冬时的平均体重比亲虫为高。 5.赤松毛虫与油松毛虫的杂种第一代可产生雌性和雄性成虫,并有一定的生殖能力。其成虫和油松毛虫回交,亦比较容易,孵化率可达90%以上,后代亦能正常生长发育。 6.如用分布较远两个地区的赤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杂交(山东牟平的赤松毛虫和河北迁西的油松毛虫)其孵化率仅57%。再用杂种第一代成虫相互杂交(F2)孵化率仅51%。用杂种F1和赤松毛虫回交所产的卵不孵化。这些情况由于实验虫数较少尚不能做最后决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对杂交不育防治松毛虫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47 / 359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