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苷类抗生素威替米星、奈替米星和庆大霉素SD大鼠耳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1
作者
张琰敏
文文
杜丽
刁明芳
刘海瑛
高文元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听觉生理实验室新药评价中心耳靶器官实验室
关键词
氨基苷类抗生素; 耳毒性; 庆大霉素; 奈替米星;
D O I
10.16718/j.1009-7708.2006.01.003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通过听功能测试和形态学观察,比较氨基苷类抗生素威替米星(WT)、奈替米星(NTL)和庆大霉素(GM)的耳毒性。方法225只SD大鼠,鼠龄5~6周,体重(180±20)g,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WT,NTL,GM3种抗生素25,50,100mg/kg,9个给药组。1次/d,肌内注射连续15d。每组中的16~18只大鼠在给药15d后,其余6只动物在结束给药后15d分别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的阈值测试和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3种抗生素的即时和延迟耳毒性。结果实验结束时WT低、中、高剂量组ABR阈值的均值与对照组比较,非常接近。只有中剂量组NTL在6kHz的阈值明显高于WT组;结束给药后15d,中剂量组click和4kHz的平均阈值高于WT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结束时GM组与WT组比较,低剂量组除click,中剂量组除4kHz外,各剂量组其余各频率的阈值均明显高于WT组(P<0.05);结束给药后15d,只有中剂量组各频率阈值仍然高于WT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低、高剂量组的阈值与WT组则差异无显著性。形态学显示3种抗生素各剂量组的毛细胞缺失率无明显差异,基底膜表面和毛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均未见明显损害。结论肌内注射大剂量WT连续15d,不形成即时耳蜗功能和形态学损害,也不产生延迟性听力损伤。威替米星的耳毒性相当于或略低于奈替米星,显著低于庆大霉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慢性耳毒性实验研究 [J].
高文元 ;
刘海瑛 ;
张琰敏 ;
刁明芳 ;
文文 ;
杜丽 ;
韩红 .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 (03) :146-151
[2]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新药W-1急性耳毒性的实验观察 [J].
张琰敏 ;
刘海瑛 ;
刁明芳 ;
高文元 .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3, (03) :144-146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机制及处置 [J].
盛海峰 ;
刘皋林 ;
邓渝林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0, (03) :143-148
[4]   庆大霉素前庭损害报警耳聋的实验研究 [J].
郭毓卿 ;
丁大连 ;
王泉良 ;
朱惠珍 .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 (03) :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