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被引:5
作者
李锦霞 [1 ]
杨炳华 [1 ]
何杨 [2 ]
赵益明 [2 ]
朱明清 [2 ]
阮长耿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2]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关键词
流式微球技术; 自身抗体; 糖蛋白; 血小板减少;
D O I
10.13602/j.cnki.jcls.2010.02.023
中图分类号
R446.6 [免疫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方法,并对方法学及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包被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Ⅱb、Ⅲa、Ⅱb/Ⅲa单克隆抗体的微球捕获与血小板GP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加入FITC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4种单抗荧光强度比值与非ITP血小板减少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若将ITP组患者4种单抗荧光强度比值分别大于正常对照组上限1.37、1.24、1.48和1.19判断为阳性,则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94.3%;4种单抗联合检测总体敏感性明显高于改良间接单抗特异的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MAIPA)(P<0.05),且大于各单个抗体检测敏感性。结论流式微球技术可以简便、快捷地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可以提高检测阳性率,对于ITP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改良间接MAIPA法对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价值 [J].
肖太武 ;
侯明 ;
李光耀 ;
葛芙蓉 ;
杨锡明 ;
王景霞 ;
栾静 ;
赵歧刚 .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6, (02) :101-102+106
[2]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科学出版社 , 张之南 主编, 1998
[3]  
Cytometric bead array: a multiplexed assay platform with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areas of biology[J] . Edward Morgan,Rudi Varro,Homero Sepulveda,Julia A Ember,John Apgar,Jerry Wilson,Larry Lowe,Roy Chen,Lalita Shivraj,Anissa Agadir,Roberto Campos,David Ernst,Amitabh Gaur.Clinical Immunology . 2004 (3)
[4]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immunobead assay for the diagnosis of adult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J].
McMillan, R ;
Wang, L ;
Tani, P .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2003, 1 (03) :485-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