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cher 344大鼠上皮性卵巢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11
作者
梁华茂
姜洁
孔北华
马道新
江森
机构
[1]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Fischer 344; 生物学特性;
D O I
10.13283/j.cnki.xdfckjz.2003.05.019
中图分类号
R737.31 [卵巢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在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Fischer3 44大鼠体内建立卵巢上皮癌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体外培养近交系Fischer3 44大鼠卵巢上皮低分化腺癌细胞株NuTu 1 9,采用细胞计数和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其对顺铂 (cDDP) ,5 氟尿嘧啶 (5 FU)和足叶乙甙 (VP 1 6)的敏感性。将对数生长期的NuTu 1 9按 1× 1 0 7、1× 1 0 6和 1× 1 0 5细胞 /只接种于雌性Fischer3 44大鼠腹腔内 ,建立卵巢癌腹腔转移模型 ,观察成瘤率、肿瘤生长、播散情况及动物生存期 ,并对腹腔肿瘤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原代组织培养 ,确定肿瘤的存在及性质。结果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NuTu 1 9细胞生长迅速 ,其倍增时间约 1 8.9h。NuTu 1 9对cDDP和VP 1 6等卵巢癌常用化疗药物高度敏感。将不同数量的NuTu 1 9细胞接种大鼠腹腔后 ,成瘤率为 1 0 0 % ,迅速发生腹腔播散并产生大量血性腹水 ,其生物学行为与人类卵巢上皮癌相似。肿瘤细胞负荷增加 ,动物生存期明显缩短 (P <0 .0 1 )。模型动物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胸腹腔多脏器肿瘤播散 ,腹腔肿瘤原代培养证实肿瘤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与NuTu 1 9细胞一致。结论 :在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大鼠体内建立卵巢上皮癌动物模型 ,有助于了解卵巢癌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 ,可作为良好的肿瘤模型用于卵巢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免疫重建荷人卵巢-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
    崔恒
    李艺
    童春容
    成夜霞
    冯捷
    刘蓓
    葛华
    钱和年
    [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6) : 488 - 491
  • [2] 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M]. 北京出版社 , 鄂征 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