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的价值论困境及其症结

被引:11
作者
孙道进
机构
[1] 西南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内在价值; 价值; 属人性; 主体性; 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8 [道德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诉求人与非人类的价值平等性,非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赋予自然以主体性,另一方面消解人的主体性,而这样做的结果却反而凸显了人的主体性与自然的自在性;无视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因而无视实践的受动性决定了人类呵护自然的必要性,这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内在价值论的认识论症结;自然的价值是实践中的生成与创造,主体性与属人性是价值范畴的本质属性;因此,为了树立人类的环境伦理意识,非人类中心主义更应该彰显人的主体性———作为“存在的看护者”或“守护者”的主体性,作为“普遍的”、“自由的”、“类存在物”的主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77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自然的价值与价值的本质 [J].
刘耳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02) :43-47
[2]  
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M].程志民;江怡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  
哲学走向荒野.[M].(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HolmesRolstonⅢ)著;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4]  
沙乡年鉴.[M].[美]奥尔多·利奥波德(AkdoLeopold)著;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李秀林等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6]  
敬畏生命.[M].(法)史怀泽(Schweitzer;Albert)著;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1974,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