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绿色颜料分析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蔓 [1 ,2 ]
夏寅 [3 ]
于群力 [4 ]
党小娟 [4 ]
王伟锋 [3 ]
付倩丽 [3 ]
黄建华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
[2] 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3]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4] 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
关键词
绿色颜料; 碱式氯化铜; 铜绿; 石绿; 巴黎绿;
D O I
10.16334/j.cnki.cn31-1652/k.2014.02.002
中图分类号
TQ6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千佛崖石窟位于广元市城北5㎞嘉陵江东岸,现存54窟、819龛、大小造像7000余身,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及科研价值。2008年由于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很多彩绘佛造像损毁情况严重,修复工作亟待进行。为此,本研究以四川千佛崖采集的7个样品的绿色颜料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分析、偏光显微分析、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物象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千佛崖采用的绿色颜料主要为人工合成的氯铜矿和石绿,还有少量的巴黎绿,且处于颜料最外层,应为近代重新修复所施加的;同时,对于碱式氯化铜及其相关物质、石绿、巴黎绿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及其应用特点进行探讨,以期对后期的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北方古建油饰彩画中绿色颜料的光谱分析[J]. 王丽琴,严静,樊晓蕾,马涛.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02)
[2]  
古代青铜器锈蚀产物的拉曼和红外光谱分析[J]. 李涛,秦颍,罗武干,滕建英,赵鹏,刘斌,王晓妮.有色金属. 2008(02)
[3]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壁画制作工艺和颜料的分析研究 [J].
夏寅 ;
郭宏 ;
王金华 ;
巴图吉日嘎拉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 (02) :41-46
[4]   粉状锈在中性、弱酸性环境中溶解过程的实验研究 [J].
杨小林 ;
李艳萍 ;
胥谞 ;
马燕如 ;
马立治 ;
王建平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 (01) :36-42+73
[5]   敦煌石窟铜绿颜料的应用与来源 [J].
王进玉 ;
王进聪 .
敦煌研究, 2002, (04) :23-28
[6]   敦煌莫高窟唐代绘画颜料分析研究 [J].
李最雄 .
敦煌研究, 2002, (04) :11-18+110
[7]   四川广元千佛崖与皇泽寺 [J].
阎文儒 .
江汉考古, 1990, (03) :87-93
[8]   广元千佛崖石窟调查记 [J].
马彦 ;
丁明夷 .
文物, 1990, (06) :1-23+97+99
[9]  
莫高窟壁画、彩塑无机颜料的X射线剖析报告[J]. 徐位业 ,周国信 ,李云鹤.敦煌研究. 1983(00)
[10]  
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M].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进玉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