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讯问语言的人际意义——评价理论之“介入系统”视角

被引:47
作者
袁传有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关键词
警察讯问; 人际意义; 介入系统; 对话延展; 对话紧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8 [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4 ; 030609 ; 0838 ;
摘要
本文系法律语言学研究,运用评价理论所建构的警察讯问介入系统,分析三起刑事案件的讯问笔录,并阐释警察在讯问不同类型的犯罪嫌疑人时所采用的介入模式和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即立场、态度和观点。此项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人际意义的调节来实现讯问的程序正义,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对特殊类型犯罪嫌疑人,尤其是家庭暴力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9+218 +218-2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自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J].
王振华 .
现代外语, 2006, (01) :1-9+108
[3]   法庭交叉质询中的人际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视角 [J].
王振华 .
外语学刊, 2004, (03) :51-59+112
[4]   我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司法保护 [J].
陈敏 .
中国律师, 2003, (04) :74-77
[5]   中国民事判决书的人际功能分析 [J].
杜碧玉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3, (01) :18-22
[7]   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 [J].
徐盛桓 .
中国语文, 1999, (01) :3-11
[8]   疑问句的语用性嬗变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04) :28-35+81
[9]  
介入:言语互动中的一种评价视角.[D].王振华.河南大学.2003, 08
[10]  
侦查讯问理论与实务探究.[M].毕惜茜; 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