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氮肥效应的研究

被引:26
作者
晏娟 [1 ,2 ]
尹斌 [2 ]
张绍林 [2 ]
沈其荣 [1 ]
朱兆良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氮肥; 适宜施氮量; 水稻; 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太湖地区的常熟市为试验区,选择不同土壤类型的农田,设置不同氮肥水平田间小区试验与微区试验,对稻麦轮作下作物产量的氮肥效应及田间适宜施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随施氮量增加,作物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下降。2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地区水稻的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为(176±24.2)kg.hm-2,小麦为(228±27.1)kg.hm-2。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该地区大义黄泥土上,水稻(品种4007)兼顾生产、生态和经济效益比较合理的施氮量为171~204 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高产农田氮素肥效与调控途径.[D].李荣刚.中国农业大学.2000, 11
[2]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J].
晏娟 ;
尹斌 ;
张绍林 ;
沈其荣 ;
朱兆良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5) :835-839
[3]   不同株高粳稻氮素累积和转运的基因型差异 [J].
张耀鸿 ;
吴洁 ;
张亚丽 ;
王东升 ;
沈其荣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2) :71-74
[4]   推荐氮肥适宜施用量的方法论刍议 [J].
朱兆良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1) :1-4
[5]   南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评价 [J].
江立庚 ;
戴廷波 ;
韦善清 ;
甘秀芹 ;
徐建云 ;
曹卫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4) :466-471
[6]   太湖地区稻麦高产的氮肥适宜用量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J].
王德建 ;
林静慧 ;
孙瑞娟 ;
夏立忠 ;
连纲 .
土壤学报, 2003, (03) :426-432
[7]   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概况与展望 [J].
张乃明 .
土壤与环境, 2002, (01) :101-103
[8]   苏南太湖流域水稻经济生态适宜施氮量研究 [J].
崔玉亭 ;
程序 ;
韩纯儒 ;
李荣刚 .
生态学报, 2000, (04) :659-662
[9]   苏南太湖地区水稻氮肥施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J].
李荣刚 ;
崔玉亭 ;
程序 .
耕作与栽培, 1999, (04) :49-50+63
[10]   太湖地区高产稻田氮肥施用与作物吸收利用的研究 [J].
李伟波 ;
吴留松 ;
廖海秋 .
土壤学报, 1997, (01) :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