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时空联建

被引:14
作者
曲衍波 [1 ]
姜广辉 [2 ,3 ]
张凤荣 [4 ]
赵婷婷 [5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4]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整治; 农村地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时空联建; 适宜度; 平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合理设置项目区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的核心内容。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基于供需和级差地租理论,在已有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和挂钩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城镇建新适宜度与农村拆旧适宜度评价,经建新地块的规划修正和拆旧地块的空间相对集聚、适宜度一致性修正,选择出挂钩建新区和拆旧区,然后通过挂钩联建的关系原理分析,建立了挂钩时空联系的逻辑模型,将建新区和拆旧区组合形成挂钩项目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筛选出建新区与拆旧区,可以实现挂钩项目区的组合联建与时空配置。研究区整体上属于"供大于求"的挂钩类型区,农村居民点拆旧潜力的供给能够满足城镇建新的需求;全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可规划为22处,时序上分为近期8处、远期14处,空间上包括乡镇内挂钩17处、乡镇间挂钩5处;经建新用途、拆旧与安置方式的合理安排与设置,实现了促集约和保发展的挂钩目标。该研究为挂钩项目区条件设定与选择、空间联动和时序安排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44+298 +29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