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人口红利真的结束了吗?
被引:31
作者
:
原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原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厚莲
机构
: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
人口与经济
|
2014年
/ 06期
关键词
:
人口红利;
劳动年龄人口;
人力资本;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辨析了两种对人口红利的认识,并从劳动力资源变化判断中国人口红利的存在性。分析发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2012年达到峰值9.4亿,直到21世纪40年代中期还保持在8亿以上,21世纪30年代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保持在60%以上,劳动年龄人口缓慢老化,劳动力资源的人力资本积累不断增加。由此判断,目前中国第一次人口红利正由聚集转向减少,并逐渐转入收获结构性人口红利阶段。但是未来收获人口红利的难度加大,将更多依赖于人力资本积累和深化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制度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2000年以来中国生育水平评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卫
[J].
学海,
2014,
(01)
: 16
-
25
[2]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基于中日人口红利比较的视角
梁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梁颖
陈佳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陈佳鹏
[J].
人口学刊,
2013,
35
(04)
: 21
-
31
[3]
刘易斯转折点、二次人口红利与经济持续增长研究
孟令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
孟令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清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06)
: 44
-
53
[4]
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估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凡
赵梦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赵梦晗
[J].
人口研究,
2013,
37
(02)
: 54
-
65
[5]
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J]. 崔红艳,徐岚,李睿.人口研究. 2013(01)
[6]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蔡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蔡昉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 56
-
71+206
[7]
“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老龄化视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雪原
[J].
中州学刊,
2012,
(06)
: 83
-
88
[8]
中国2000年以来生育水平估计
李汉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李汉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流
[J].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5)
: 75
-
83+112
[9]
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
郭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郭志刚
[J].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6)
: 2
-
13+111
[10]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年龄分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东阳
张世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张世伟
[J].
消费经济,
2011,
27
(05)
: 3
-
7
←
1
2
3
→
共 29 条
[1]
2000年以来中国生育水平评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卫
[J].
学海,
2014,
(01)
: 16
-
25
[2]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基于中日人口红利比较的视角
梁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梁颖
陈佳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陈佳鹏
[J].
人口学刊,
2013,
35
(04)
: 21
-
31
[3]
刘易斯转折点、二次人口红利与经济持续增长研究
孟令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
孟令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清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06)
: 44
-
53
[4]
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估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凡
赵梦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赵梦晗
[J].
人口研究,
2013,
37
(02)
: 54
-
65
[5]
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J]. 崔红艳,徐岚,李睿.人口研究. 2013(01)
[6]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蔡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蔡昉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 56
-
71+206
[7]
“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老龄化视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雪原
[J].
中州学刊,
2012,
(06)
: 83
-
88
[8]
中国2000年以来生育水平估计
李汉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李汉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流
[J].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5)
: 75
-
83+112
[9]
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
郭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郭志刚
[J].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6)
: 2
-
13+111
[10]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年龄分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东阳
张世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张世伟
[J].
消费经济,
2011,
27
(05)
: 3
-
7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