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精细化治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研究论纲

被引:19
作者
余敏江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美丽中国建设; 环境精细化治理; 核心行动者; 体制机制创新;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16.06.003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环境治理"局部有效整体失效"是造成美丽中国建设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面对环境治理过度集权化、过度碎片化与监管虚化并存的体制性困境,克服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木桶短板"效应,当务之急是要以整体性、科学性、规范化、人性化为基本目标整体推进宏观领域的环境精细化治理实践。对于环境精细化治理,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通过目标和战略设定、政策议程设置和环境问责制度设计,来有效规引核心行动者的激励机制扭曲及相应的动力衰竭与行为偏差。从宏观层面推进环境精细化治理,需要从职能厘定、机构设置、治理机制以及治理工具选择等层面探索环境精细化治理从顶层设计到实际行动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M].(美) 全钟燮;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地球—我们输不起的实验室.[M].(美)斯蒂芬·施奈德著;诸大建;周祖翼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论美国的民主.[M].[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
[4]   领悟绿色发展理念亟待拓展五大视野 [J].
方世南 .
学习论坛, 2016, 32 (04) :38-42
[6]   官员问责的政治逻辑、制度建构与路径选择 [J].
张贤明 .
学习与探索, 2005, (02) :56-61
[7]   协商民主引论 [J].
陈家刚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3) :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