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场次洪水输沙特性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艳艳
吴保生
傅旭东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泥沙动力学; 泥沙输送; 黄河下游; 排沙比; 统计分析; 场次洪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 [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本文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1950-1985年277场洪水的输沙特性,建立了考虑各变量高次方和交叉作用的排沙比回归模型。利用输沙率关系和逐步回归的方法,找到了排沙比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排沙比公式的形式。为进一步验证逐步回归的结论及确定交叉项中各变量的指数,利用实测资料回归分析得出各参数,然后对参数进行检验。并利用1986-1999年13场高含沙洪水实测资料对排沙比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排沙比公式能够反映场次洪水的输沙特性,有助于了解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Sediment delivery ratio and its uncertainties on flood event scale:Quantification for the Lower Yellow River [J].
FU XuDong 1 ;
2China Institute of Hydropower and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0, (03) :854-862
[2]   黄河下游高效输沙洪水研究 [J].
许炯心 .
泥沙研究, 2009, (06) :54-59
[3]   黄河下游洪水的输沙效率及其与水沙组合和河床形态的关系 [J].
许炯心 .
泥沙研究, 2009, (04) :45-50
[4]   黄河下游输沙量的沿程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J].
吴保生 ;
张原锋 .
泥沙研究, 2007, (01) :30-35
[5]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过程中输沙能力的调整 [J].
姚文艺 ;
严忠民 ;
李勇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 (03) :10-14
[6]   黄河下游河道洪水冲淤临界水沙条件的研究 [J].
梁志勇 ;
刘继祥 ;
张厚军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 (02) :68-72+77
[7]   黄河下游挟沙能力自动调整机理的初步探讨 [J].
钱宁 ;
张仁 ;
李九发 ;
胡维德 .
地理学报, 1981, (02) :143-156
[8]   从黄河下游的河床演变规律来看河道治理中的调水调沙问题 [J].
钱宁 ;
张仁 ;
赵业安 ;
刘月兰 .
地理学报, 1978, (01) :13-24
[9]  
应用回归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何晓群, 2001
[10]  
统计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贾俊平,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