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
被引:17
作者:
汪占熬
[1
,2
]
张彬
[3
]
机构:
[1] 温州大学国际贸易分院
[2] 温州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3]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产业集聚;
发展不平衡;
空间经济学;
倍差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度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自贸区战略中的必然选择,其中探讨和测度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协调成本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视角集中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否带来了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回应了这些问题,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测度了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集聚现状的前提下,建立了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了自贸区进程的产业集聚进程和结果,并采取了倍差法证明了相关结论。结果表明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区这种小国先发的组建模式有效推后了"核心-边缘"模式的形成时间,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内部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冲击,但总体上自贸区建设还是加速了成员国之间的产业间贸易,最终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的可能性较高,自贸区深化发展中需要加强成员国政策协作,以应对不对称冲击的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8
页数:1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