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复位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王楚怀
卓大宏
赖在文
毛玉蓉
陈颖贤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手法;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50.9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为旋转复位手法的安全操作及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50例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组)及健康者(对照组,25例)在实施旋转复位手法使头颈受极度旋转时,以及接受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椎 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眩晕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流速明显下降(P<0.05),基底动脉流速有所下降;对照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下降均不明显。眩晕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TCD提示椎动脉痉挛或狭窄;经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颈性眩晕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明显降低(P<0.05),TCD提示椎动脉痉挛或狭窄减轻或消失。结论:旋转复位手法潜伏着导致椎 基底动脉急剧供血不足或损伤椎动脉的危险。但如果选用得当,手法正确娴熟,不但能避免损伤和意外,而且能改善椎 基底动脉供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环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 [J].
王楚怀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7, (04) :48-51
[2]   椎动脉造影与临床对照研究 [J].
冯世庆 ;
杨敏杰 ;
马巍 ;
刘亚民 ;
胡永吉 ;
张涛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7, (01) :2-5
[3]   颈椎病旋转手法研究进展 [J].
姜宏,郑清波,施杞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6, (01) :53-55
[4]   脑基底动脉环的类型 [J].
李吉 .
解剖学通报, 1966, (01) :23-27
[5]   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及其主要分枝的观察 [J].
钟世镇 .
解剖学报, 1958, (03) :177-186+217
[6]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 [J].
孙宇 ;
陈琪福 .
中华外科杂志, 1993, (08) :472-476
[7]  
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顾慎为编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