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变化及意义

被引:26
作者
刘海英 [1 ]
展晖 [2 ]
刘新华 [1 ]
张瑞霞 [1 ]
机构
[1] 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2] 新乡医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
百草枯; 心肌酶; 活力; 心肌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5.4 [药物中毒];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百草枯(PQ)中毒患者血液心肌酶活力的变化,其中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方法在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采静脉血进行诸项酶活力的测定,测定方法为动力学法。健康对照组选择门诊健康查体者,全部排除心、肝、肾、骨骼肌等器官可能引起心肌酶活力升高的相关疾病,检测方法同疾病组。结果PQ中毒患者检测心肌酶诸项酶活力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入院第1天轻度中毒组LDH、α-HBDH、CK三项升高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而且与中毒程度有关,中毒越重,酶活力越高,随病程的延长,心肌酶活力呈逐渐上升趋势,各中毒组中毒第7天都远较第1天为高,除α-HBDH一项外,其余各项两个时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轻度中毒组与中、重度中毒组相同天间比较,各项酶活力升高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结论PQ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明显升高,且与中毒程度有关,及时动态检测心肌酶活力变化,对了解中毒程度,观察心肌损伤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09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