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典型地区人工造林对沙漠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常学礼
蔡明玉
张继平
李健英
机构
[1]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人工造林; 沙漠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3S技术的支持下,以奈曼旗1975年、1985年、1995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分析了研究区近30 a人工造林对沙漠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的人工造林过程影响下,沙地面积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其中固定沙丘面积减少幅度尤为显著,面积净减量为39 545.77 hm2;沙漠化程度指数呈现出线性减少的变化趋势,自1985年以来,减少幅度尤为明显,由1985年的0.21下降到2005年的0.03;土地沙漠化正、逆过程同时存在,但逆转趋势远大于发展趋势,土地沙漠化过程总体上正处于全面逆转期;斑块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斑块形状经历简单—复杂—简单的变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呼和浩特经济统计年鉴.[Z].李绍华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2]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恢复机理.[M].赵哈林等主编;.海洋出版社.2003,
[3]   21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变化趋势 [J].
李爱敏 ;
韩致文 ;
许健 ;
马绍休 ;
黄翠华 .
地理学报, 2006, (09) :976-984
[4]   科尔沁西部地区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J].
蒋德明 ;
宗文君 ;
李雪华 ;
李晓兰 ;
刘志民 ;
闫巧玲 ;
贺山峰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243-248
[5]   中国沙漠化土地类型的分形研究 [J].
朱晓华 ;
色布力马 .
中国沙漠, 2006, (01) :35-39
[6]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沙漠化发展过程及其成因分析 [J].
薛娴 ;
王涛 ;
吴薇 ;
孙庆伟 ;
赵存玉 .
中国沙漠, 2005, (03) :320-328
[7]   毛乌素地区沙漠化与土地利用研究 [J].
郝成元 ;
吴绍洪 ;
杨勤业 .
中国沙漠, 2005, (01) :35-41
[8]   科尔沁沙地景观结构特征对沙漠化过程的生态影响 [J].
常学礼 ;
于云江 ;
曹艳英 ;
高玉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59-64
[9]   科尔沁沙地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J].
曹军 ;
吴绍洪 ;
杨勤业 .
中国沙漠, 2004, (05) :32-36
[10]   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J].
王秀红 ;
申元村 ;
张镱锂 ;
张宏业 ;
吕晓芳 ;
李晓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4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