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以艾比湖流域为例

被引:4
作者
毋兆鹏
机构
[1]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艾比湖流域; 绿洲稳定性; 驱动机制; 灰色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绿洲稳定性指绿洲系统功能处于持续稳定发展中的一种状态,绿洲稳定性的打破,最终会通过水文、土壤、植被这3个主要因素表征出来。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绿洲内外过度的人类活动是稳定性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诱发机制、动力机制及反馈机制则构成了绿洲稳定性变化的复杂驱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98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疆水资源分布及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J].
张玉进 ;
刘玉甫 ;
吴健军 ;
王蓓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3) :157-159
[2]   区域尺度绿洲稳定性评价 [J].
罗格平 ;
周成虎 ;
陈曦 ;
周可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519-524
[3]   灰关联分析方法用于指标体系的筛选 [J].
沈珍瑶 ;
杨志峰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2, (05) :728-732
[4]  
灰色预测与决策[M].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邓聚龙著, 1986
[5]   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分析 [J].
姚发业 ;
岳钦艳 ;
刘文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S1) :91-92
[6]   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J].
潘晓玲 .
第四纪研究, 2001, (04) :345-351
[7]   绿洲演变及其调控因素初析 [J].
穆桂金 ;
刘嘉麒 .
第四纪研究, 2000, (06) :539-547
[8]   艾比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J].
李遐龄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7, (02) :28-37
[9]   灰关联度计算的新方法 [J].
张岐山 ;
梁亚东 ;
吕作良 ;
邵琳琳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9, (04) :63-65+110
[10]   绿洲稳定性初探 [J].
韩德麟 .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