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中的观察与理论预设

被引:15
作者
陈庆德
机构
[1]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云南昆明
关键词
人类学; 观察; 理论预设; 理解; 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观察的前设性条件是观察的形式和结构的问题,观察既是人类学的第一要务,又是把知识托付给视觉模式或"盲人"的认识方式,而问题的提出往往是从理论预设开始的。认识是对现实世界的概念的占有,通过这一特殊的方式与现实世界沟通。预设则需要我们在理论总问题的领域内,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术语提出问题。理论预设的追问从根本上提出的是语境问题,展现的基本事实是:人类学的根本要义并非"客观"事实的描述或说明,而在于理解。即个别的东西在整体中被理解,整体的东西通过个别的东西来理解。理论预设确定了理解的先行结构,使任何"解释"都以"现在的状况"为基础而展开。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文化与实践理性[M] (美)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Sahlins)著;赵丙祥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  
后民族结构[M]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3]  
货币哲学[M] (德)西美尔(GeorgSimmel)著;陈戎女译; 华夏出版社 2002,
[4]  
伽达默尔——视野融合[M] (日)丸山高司著;刘文柱等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5]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 (德)齐美尔(GeorgSimmel)著;林荣远编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 (英)马凌诺斯基(BronislawKasparMalinowski)著;梁永佳;李绍明译; 华夏出版社 2001,
[7]  
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M] (日)今村仁司著;牛建科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8]  
猜想与反驳[M] (英)波普尔(K.R.Popper)著;傅季重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9]  
历史的观念[M] [英]R·G·柯林武德 著;何兆武;张文杰 译;边金魁;刘福堂 责任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人民出版社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