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机废物与城市生活垃圾堆肥高温期微生物种群结构比较

被引:10
作者
李凤 [1 ,2 ]
曾光明 [1 ,2 ]
范长征 [1 ,2 ]
李贞 [1 ,2 ]
肖勇 [1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湖南大学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堆肥; 克隆文库; 细菌种群结构; 真菌种群结构;
D O 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9.11.019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通过PCR、克隆文库方法分析了农业有机废物和城市垃圾堆肥高温期间细菌和真菌种群的多样性。提取堆肥高温期的DNA,PCR扩增,构建各高温期的16S rDNA和18S rDNA克隆文库,结果表明:农业有机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16S rDNA克隆文库中分别共有18个、21个OTUs,分别属于细菌域的14个、15个不同属,其18S rDNA克隆文库中分别共有8个、9个OTUs,分别属于细菌域的8个、9个不同属,推断农业有机废物堆体的优势菌为Bacillus megaterium、Rhizobium sp.、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Penicillium sp.同属或同种的菌株;城市生活垃圾堆体的优势菌为Bacillus megaterium、Azospirillum sp.、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同种或同属的菌株。
引用
收藏
页码:1657 / 16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壤中根瘤菌定殖研究进展 [J].
韩华君 ;
张磊 ;
张琴 ;
谢德体 .
土壤, 2008, (02) :174-180
[2]   白腐菌应用于堆肥处理含木质素废物的研究 [J].
黄丹莲 ;
曾光明 ;
胡天觉 ;
黄国和 ;
陈耀宁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 (02) :29-32
[3]   发酵培养法筛选堆肥中产表面活性物质的菌种 [J].
傅海燕 ;
曾光明 ;
黄国和 ;
袁兴中 ;
钟华 ;
孟佑婷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6) :68-70+117
[4]   利用城市固体废弃物生产有机复合肥施用效果研究 [J].
王敦球 ;
张学洪 ;
龙腾锐 ;
姜文超 .
给水排水, 2003, (05) :34-36+0
[5]   堆肥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J].
席北斗 ;
刘鸿亮 ;
白庆中 ;
黄国和 ;
曾光明 ;
李英军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03) :19-23
[6]   高效降解木质素优势混合菌的诱变选育研究 [J].
郭鹏 ;
陈敏 ;
陈中豪 .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7, (04) :34-39
[7]   木质纤维素固体基质发酵物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素的定量分析程序 [J].
王玉万 ;
徐文玉 ;
不详 .
微生物学通报 , 1987, (02) :81-84
[8]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李阜棣等主编, 1996
[9]  
Co-aggregation in Azospirillum brasilensense MTCC-125 with other PGPR strains: Effect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and stress endurance ability[J] . Manoharan Melvin Joe,Cheruth Abdul Jaleel,Palanivel Karpagavinayaka Sivakumar,Chang-Xing Zhao,Balathandayutham Karthikeyan.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 2009 (5)
[10]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total community DNA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from compost [J].
Yang, Zh. H. ;
Xiao, Y. ;
Zeng, G. M. ;
Xu, Zh. Y. ;
Liu, Y. Sh. .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7, 74 (04) :91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