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亡教育在社会转型期的解构和建构功能

被引:2
作者
严晓鹏
罗爱华
机构
[1] 温州大学
[2] 温州大学 浙江温州
[3] 浙江温州
关键词
死亡教育; 社会转型期; 解构; 建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1 [人生观、人生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死亡教育是一门从哲学、宗教、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生物学、经济学、法律、伦理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探讨死亡的学科,死亡教育具有终极性意义,也具有功能性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死亡教育的功能性作用能够解构流行的物质符号及话语,建构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空间,通过功能性作用的发挥,将人们的价值观重新带回终极性意义的追求。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其调适附视频 [J].
吴光章 .
学术探索, 2003, (10) :56-58
[2]   超越实用理性 拓展人文空间 [J].
俞吾金 .
探索与争鸣, 2002, (10) :12-14
[3]   庄子的死亡智慧及其现代价值 [J].
张斌峰 .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01) :25-30
[4]  
死亡哲学[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毕治国 著, 1989
[5]  
人类价值新论[M]. 河北人民出版社 , (美)马斯洛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