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明兴衰的生态史观

被引:14
作者
陈杰
机构
[1] 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
关键词
生态史观; 良渚文化; 长江三角洲; 环境考古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2 [地区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为讨论良渚文化的衰亡开拓了新的思路。然而,环境论者在表述论点时,常常会片面地强调外界环境变化对文化发展影响,显得过于机械化和简单化。从地理学和考古学的基础研究入手,深入地阐述了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基础,提出生态史观是研究良渚文明兴衰的有效方法。通过对良渚文化系统动态分析,认为良渚文明的兴衰是其系统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良渚文化的衰亡是因为人地关系紧张,造成了系统的紊乱。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江南地区夏商文化断层及原因考 [J].
林志方 .
东南文化, 2003, (09) :29-34
[2]   上海奉贤县江海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 [J].
张明华 .
考古, 2002, (11) :20-30
[3]   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 [J].
吴文祥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443-451
[4]   孢粉-气候对应分析重建上海西部地区8.5kaB.P.以来的气候 [J].
蔡永立 ;
章薇 ;
过仲阳 ;
陈宇 ;
陈中原 .
湖泊科学, 2001, (02) :118-126
[5]   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经济开发的影响 [J].
冉圣宏 ;
唐国平 ;
薛纪渝 .
资源科学, 2001, (03) :24-28
[6]   环境考古学论纲 [J].
曹兵武 .
东南文化, 2001, (01) :25-30
[7]   上海青浦8.5kaB.P.以来植被演变与气候波动 [J].
蔡永立 ;
陈中原 ;
王张华 ;
陈宇 ;
宋保平 ;
陶静 .
生态学报, 2001, (01) :51-60
[8]   沪杭苏地区若干文化遗址的孢粉—气候对应分析 [J].
刘会平 ;
王开发 .
地理科学, 1998, (04) :77-82
[9]   苏州草鞋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植硅石研究 [J].
黄翡 ;
王伟铭 ;
李民昌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8, (01) :83-88
[10]   良渚文化突然消亡的原因是洪水泛滥 [J].
张明华 .
江汉考古, 1998, (01)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