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及其规划的生态学探讨

被引:22
作者
宋治清
王仰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3] 北京
关键词
城市景观; 格局与动态; 驱动机制; 生态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城市作为人类的主要栖居地,其景观格局和生态效应直接影响到世界人口的生存质量。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出发,以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生态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材料,整理并总结了城市景观格局的特征、研究方法和演变机制。在文献综述和具体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城市景观格局动态的“类库兹涅茨曲线”现象,即在从城市化初期到城市发展相对成熟的一个周期内,景观破碎化程度呈现“快速增加—增速减缓—平稳下降”的过程,并探讨了这一规律的适用性和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城市景观及其格局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充分结合生态学原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840 / 8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 [J].
李秀珍 ;
布仁仓 ;
常禹 ;
胡远满 ;
问青春 ;
王绪高 ;
徐崇刚 ;
李月辉 ;
贺红仕 .
生态学报, 2004, (01) :123-134
[2]   基于GIS的上海市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J].
张利权 ;
吴健平 ;
甄彧 ;
束炯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1) :78-85
[3]   空间幅度变化对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J].
申卫军 ;
邬建国 ;
任海 ;
林永标 ;
李明辉 .
生态学报, 2003, (11) :2219-2231
[4]   基于遥感的厦门市景观生态环境格局定量分析研究 [J].
全斌 ;
朱鹤健 ;
孙文君 .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75-279
[5]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覆盖格局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J].
袁艺 ;
史培军 ;
刘颖慧 ;
谢锋 .
生态学报, 2003, (09) :1832-1840
[6]   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刘斌 ;
王长有 .
生态学报, 2003, (04) :649-656
[7]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乡交错带景观演变研究——以上海西南地区为例 [J].
高峻 ;
宋永昌 .
生态学报, 2003, (04) :805-813
[8]   基于遥感与GIS的海口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化 [J].
田光进 ;
张增祥 ;
张国平 ;
周全斌 ;
赵晓丽 .
生态学报, 2002, (07) :1028-1034
[9]   20世纪下半叶上海城市景观镶嵌结构演变的数量特征与分形结构模型研究 [J].
徐建华 ;
梅安新 ;
吴健平 ;
熊云波 .
生态科学, 2002, (02) :131-137
[10]   北京城乡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J].
王静爱 ;
何春阳 ;
董艳春 ;
高玲 ;
徐伟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2) :201-20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