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建模与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84
作者
蔡国伟 [1 ]
孔令国 [1 ]
杨德友 [2 ]
潘超 [2 ]
孙正龙 [1 ]
机构
[1]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功率波动特性; 低电压穿越;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2.01.019
中图分类号
TM743 [模拟与仿真]; TM61 [各种发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了大规模并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动态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功率变化率改进扰动观察最大功率跟踪算法。风电及光伏系统均采用有功、无功解耦双环电流控制策略。应用静止同步补偿器分析模型的暂态故障电压。含风电、光伏及风光互补运行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功率波动特性和母线电压的暂态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模型有效降低了输出功率波动,实现了风光系统低电压穿越,确保故障情况下风光系统不脱网运行以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储能容量对有功功率的影响及评价指标
    李碧辉
    申洪
    汤涌
    王皓怀
    [J]. 电网技术, 2011, 35 (04) : 123 - 128
  • [2] 光伏电池实用仿真模型及光伏发电系统仿真
    焦阳
    宋强
    刘文华
    [J]. 电网技术, 2010, 34 (11) : 198 - 202
  • [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
    齐志远
    王生铁
    田桂珍
    [J]. 太阳能学报, 2010, 31 (05) : 654 - 660
  • [4] 风光互补混合供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
    杨琦
    张建华
    刘自发
    夏澍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7) : 86 - 90
  • [5] 风光氢联合式独立发电系统的建模及仿真
    卢继平
    白树华
    [J]. 电网技术, 2007, (22) : 75 - 79+84
  • [6] 基于模糊控制的风光互补能源系统
    计长安
    张秀彬
    赵兴勇
    吴浩
    曾国辉
    [J]. 电工技术学报, 2007, (10) : 178 - 184
  • [7] 改善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并网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
    迟永宁
    王伟胜
    戴慧珠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25) : 25 - 31
  • [8] 基于仿真模型的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特性的分析
    周德佳
    赵争鸣
    吴理博
    袁立强
    孙晓瑛
    [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7) : 1109 - 1112+1117
  • [9] 风力发电机组动态模型研究
    李东东
    陈陈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03) : 117 - 121
  • [10] Grid matching of large-scale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alone and in tandem with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systems: An Israeli case study[J] . A.A. Solomon,D. Faiman,G. Meron.Energy Policy . 20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