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讼师的官方规制

被引:13
作者
邓建鹏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讲师、法学博士北京
关键词
清代; 讼师; 规制; 息讼;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5.03.021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在清代息讼传统下,许多官员认为,讼师的活动导致词讼大增,由此而来的大量积案令衙门承受了巨大压力,讼师的非法行为还会破坏族众与邻里间的关系,侵夺当事人的财产。因此,讼师受到各级衙门的严厉规制。清代的词讼数量大增客观上虽与讼师参与诉讼活动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好讼地区经济生活复杂化与人口压力的增加。另外,大部分当事人未受过基本文化教育、不谙律例,而衙门又未能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也客观上增加了社会对讼师的需求。官方对讼师的规制促使讼师参与诉讼的行为向非法化转变,但在司法实践中,对讼师的官方规制并未完全收到实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诉讼的价值、运行机制与社会效应——读奥尔森的《诉讼爆炸》[J]. 范愉.北大法律评论. 1998(01)
[2]  
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M]. 法律出版社 , (日)滋贺秀三等著, 1998
[3]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梁治平著, 1997
[4]  
《庸吏庸言》卷下 .2 刘衡. 楚北祟文书局刊本 .
[5]  
宪德传 .2 《清史稿》卷二九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