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第三种光感受器(下)

被引:17
作者
杨公侠 [1 ]
杨旭东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
[2] 上海优莱灯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瞳孔大小; 视敏度; 鼠类; 照度; 照明条件; 光感受器; 视觉函数; 光谱敏感度; 明视觉; 电气照明; 昼夜节律; 生物节律; 褪黑激素; N-乙酰-5-甲氧基色胺; 吲哚; 人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923.03 [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2人类昼夜节律系统的特性视网膜→下丘脑→松果体(RHP)轴线具有一些重要的特性,可能最显著的是它即使不存在任何外部线索也按时持续振荡,这种振荡的周期对于人类来讲约为24.5 h。这说明当人们生活在没有时间线索的条件下时,他将会平稳地一下睡到下一天。然而,当可以得到时间线索时,振荡的周期被带回至24.0h,因此睡-醒周期的定时是稳定的。事实上即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