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回声定位声波、形态及捕食策略

被引:17
作者
陈敏
冯江
李振新
周江
赵辉华
张树义
盛连喜
不详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2] 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系
[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4]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长春
[5] 长春
[6] 贵阳
[7] 北京
关键词
普氏蹄蝠; 回声定位声波; 形态; 捕食策略;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2.0379
中图分类号
Q41 [普通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3 ;
摘要
研究了普氏蹄蝠 (Hipposiderospratti)不同状态 (飞行、悬挂 )下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形态特征和生态特征 (捕食策略、捕食地和食物类型 ) .结果表明 ,普氏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为CF FM型 ,在不同状态下 ,主频率有一定的差异 ,飞行状态的主频率略低于悬挂状态 ,表明普氏蹄蝠是利用多谱勒补偿效应来适应飞行速度引起的主频率变化 ,以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有效的捕食 ;同时飞行状态下声脉冲时间、声脉冲间隔时间及FM带宽略低于悬挂状态 ,而声脉冲重复率和能率环略高于悬挂状态 ,表明普氏蹄蝠在不同状态下利用不同特征的声波进行捕食 .由回声定位声波推断和野外观察可知 ,普氏蹄蝠可能在树冠周围以盘旋方式 (在昆虫高峰期 )或以捕蝇器式 (在昆虫高峰期之后 )捕食中等偏大的振翅昆虫 (如甲虫 ) .
引用
收藏
页码:1629 / 16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南蝠回声定位叫声的分析 [J].
冯江 ;
李振新 ;
周江 ;
赵辉华 ;
张树义 .
动物学研究, 2001, (03) :250-252
[2]   马铁菊头蝠不同行为下的回声定位叫声 [J].
冯江 ;
张树义 ;
李振新 ;
盛连喜 ;
王立新 .
动物学报, 2000, (02) :230-232
[3]   长尾鼠耳蝠飞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叫声 [J].
张树义 ;
赵辉华 ;
冯江 ;
盛连喜 ;
李振新 ;
王立新 .
科学通报, 2000, (05) :526-528
[4]   三种蝙蝠飞行状态下回声定位信号的比较 [J].
张树义 ;
冯江 ;
李振新 ;
盛连喜 ;
王立新 .
动物学报, 1999, (04) :385-389
[5]   蝙蝠回声定位与捕食对策的研究 [J].
张树义 ;
赵辉华 ;
冯江 ;
李振新 ;
盛连喜 .
动物学杂志, 1999, (06) :48-51
[6]  
The energy cost of echolocation in pipistrelle bats ( Pipistrettus pipistrellus )[J] . J. R. Speakman,M. E. Anderson,P. A. Racey.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 1989 (5)
[7]  
Foraging behavior and Doppler shift compensation in echolocating hipposiderid bats, Hipposideros bicolor and Hipposideros speoris[J] . J. Habersetzer,G. Schuller,G. Neuweiler.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 198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