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的效果

被引:16
作者
庾建英
杨雪荣
刘继新
李春丽
王志丹
依斯哈尔
迪里夏提
李文娟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康复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病变部位分为三组,A观察组(一侧皮层单个病灶,24例)、B观察组(一侧基底节单个病灶,24例)、C观察组(一侧脑干单个病灶,24人)。各组内分别设条件对应的A对照组(23例)、B对照组(24例)、C对照组(23例)。各组均有一侧上下肢功能障碍。且肌力≤Ⅲ级。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入院治疗前、治疗后2 w、4 w分别作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FM-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用Barthel指数(MBI)。结果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后不同时间FMA、FM-B及MB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各观察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FMA、FM-B及MB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各观察组间在治疗前FMA、FM-B及M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 w、4 w时上述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观察组FMA、FM-B及MBI评分与B观察组及C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B观察组与C观察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持续的康复治疗获益更大;不同部位的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的效果可能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438 / 34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J].
骆岚 .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01) :31-32
[2]   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代伟 ;
张捷 .
河北医学, 2011, 17 (12) :1606-1609
[3]   康复训练和出院后康复督导对脑梗塞康复的影响 [J].
罗颖 ;
徐程莹 .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 (10) :1646-1647
[4]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刘亚芳 ;
江华 ;
王秋华 .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04) :449-452
[5]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分层分析附视频 [J].
赵莘瑜 ;
周艳丽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02) :230-233
[6]   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J].
蔺勇 ;
李鹏 ;
刘世文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9) :1249-1251
[7]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敏感性及实用性 [J].
许光旭 ;
高晓阳 ;
陈文红 .
中国康复, 2001, (01) :18-19
[9]  
中国康复医学[M]. 华夏出版社 , 卓大宏主编, 2003
[10]  
Physiotherapy Practice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Physiotherapists in the State of Kerala, India[J] . Fayaz Khan,P. Vijesh,S. Rahool,Archana Radha,Sajith Sukumaran,Radhakrishnan Kurupath.Topic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 20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