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区皮瓣的血管——一、旋髂浅动脉和静脉的巨微解剖

被引:9
作者
陈尔瑜
何光篪
程耕历
刘正津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
关键词
腹股沟区; 管径; 皮瓣; 动脉干; 血管;
D O I
10.16098/j.issn.0529-1356.1981.04.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教科书和不少文献提及的旋髂浅动脉只有一支,即浅主支,忽略了还具有一条恒定的深主支。本文共观察50例标本,由旋髂浅动脉干分为浅、深两主支的占56%。浅主支的出现率为86%,发出后迅速穿深筋膜进入浅层,穿出点多在以股动脉起点外侧15毫米、向下10毫米处为中心的附近。浅主支的行程以股动脉起点下15毫米处与髂前上棘的连线为轴线,末支多转入腹外侧部。浅主支主要分布于腹股沟外侧半的两侧。深主支恒有,其行程以腹股沟韧带下15毫米处一条与韧带平行的线为轴线,末支多转入臀部,主要分布股外侧部上份和臀部。深主支穿深筋膜处,多在髂前上棘之下20毫米处的附近。旋髂浅动脉两主支起始处的管径各与其分布的范围大小密切相关。旋髂浅静脉的走向和旋髂浅动脉的一个主支相似,或在两主支之间(70%)。讨论了采用有关皮瓣的轴、厚薄和范围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Harii K,et al.Free groin skin flaps. . 1975
[2]  
Smith PJ,et al.The anatomical basis of the groin flap. . 1972
[3]  
Taylor GI.Daniel RK: The anatomy of several free flap donor sites.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