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肥料定位试验0~100cm土壤剖面中各形态磷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46
作者
吕家珑
张一平
陶国树
韩新宁
不详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运城市农业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陵
[4] 陕西杨陵
[5] 山西运城
[6] 陕西杨陵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土壤磷形态;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3.03.014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体系和Bowman-Cole建议的土壤有机磷分组方法对长期定位试验0~100cm土层土壤无机、有机磷的形态组成进行了分级测定,并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土壤磷各组分与速效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速效磷贡献(通径系数)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Ca2-P(0.8941)>Ca8-P(0.1603)>Al-P(-0.0683)>O-P(-0.0297)>Fe-P(0.0248)>活性有机磷(0.0193)>高稳性有机磷(-0.0187)>中稳性有机磷(-0.0178)>中活性有机磷(0.0077)>Ca10-P(0.0029)。由逐步回归分析得出Ca2-P、Ca8-P是速效磷的主要磷源。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稻旱作条件下土壤水分对红壤磷素的影响 [J].
何园球 ;
沈其荣 ;
孔宏敏 ;
王兴祥 ;
熊又升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5-8
[2]   黄壤旱坡地梯化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 [J].
刘方 ;
黄昌勇 ;
何腾兵 ;
钱晓刚 ;
刘元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4) :75-78
[3]   侵蚀条件下坡地土壤水分与有效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张兴昌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41-44
[4]   不同类型黄壤旱地的磷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方 ;
黄昌勇 ;
何腾兵 ;
刘元生 ;
钱晓刚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37-40
[5]   向海湿地土壤中无机磷酸盐的存在形态研究 [J].
白军红 ;
余国营 ;
张玉霞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98-101
[6]   石灰性土壤小麦根际pH及磷动态变化的研究 [J].
吕家珑 ;
张一平 ;
马爱生 ;
马志刚 ;
王永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01) :33-40
[7]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的研究 [J].
蒋柏藩 ;
顾益初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3) :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