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变动:1981-2005——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和指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42
作者
张全红 [1 ]
张建华 [2 ]
机构
[1] 广东省五邑大学管理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贫困线; 贫困指数; 脱贫时间指数; 收入分配;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0.02.005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测算了1980年以来的4种贫困指数。研究发现,虽然农村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衡量的贫困程度相差悬殊,这使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变得更加复杂;脱贫时间指数的构成中,由于不平等所延长的脱贫时间,相对而言明显提高,这说明收入分配的恶化已经成为反贫困的严重障碍,这种变化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农村扶贫的政策效应分析——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考察 [J].
方黎明 ;
张秀兰 .
财经研究, 2007, (12) :47-57
[2]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 [J].
徐月宾 ;
刘凤芹 ;
张秀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40-53+203
[3]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 [J].
王萍萍 ;
方湖柳 ;
李兴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2) :62-68
[4]   我国扶贫资金投向及效果分析 [J].
汪三贵 ;
李文 ;
李芸 .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05) :45-49
[5]   对世界银行按美元计价的中国GDP数据分析 [J].
余芳东 .
管理世界, 2004, (01) :24-26+153
[6]  
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万广华, 2006
[7]  
Poverty, economic growth, and average exit time[J] . Jonathan Morduch.Economics Letters . 1998 (3)
[8]   Can high-inequality developing countries escape absolute poverty? [J].
Ravallion, M .
ECONOMICS LETTERS, 1997, 56 (01) :51-57